2019年第9卷第2期文章目次

  • 显示方式:
  • 简洁模式
  • 摘要模式
  • 1  海洋生物多糖多肽联产制备技术的研究现状
    杨大俏 ,王锦旭,李来好,杨贤庆,马海霞
    2019, 9(2):0-0.
    [摘要](488) [HTML](0) [PDF 993.76 K](727)
    摘要:

     海洋生物普遍具有高蛋白质、高碳水化合物和低脂的特点,是多糖、多肽的丰富来源。其中,海洋多糖具有增强免疫、抗凝血、降脂、抗肿瘤、抗氧化、降胆固醇和降糖等功能;而海洋多肽具有抗氧化、抗菌、抗肿瘤、抗高血压及抗病毒等功效。文章对海洋天然生物多糖和多肽的活性研究、单独提取工艺及分离纯化方法进行梳理,对陆生动植物联产制备技术进行归纳,进而对联产制备海洋生物多糖及海洋生物多肽的研究现状进行总结,发现已有的提取方法主要针对多糖或多肽的其中之一,海洋生物资源利用率不高,加强多糖多肽的联产制备工艺的研究,将更有助于海洋生物高值化进程。本研究可为深入推动海洋生物多糖多肽制备技术提供基础理论参考。

    2  不同冻结工艺条件对蓝点马鲛品质的影响
    赵峰,蒋慧珠 ,王轰,马玉洁,王珊珊,刘萌,李国栋,周德庆
    2019, 9(2):0-0.
    [摘要](423) [HTML](0) [PDF 1.02 M](690)
    摘要:

     冷冻贮藏是蓝点马鲛(Scomberomorus niphoniu)最常用的贮藏方式之一,不同冻结方式将直接影响冷冻蓝点马鲛的品质。本研究考察了蓝点马鲛在不同冻结方式(-90 ℃液氮速冻、-50 ℃冰箱冻结、-30 ℃平板速冻、-30 ℃冰箱冻结和-18 ℃冷库冻结)下的冻结速率,以保水性能、挥发性盐基氮(total volatile basic nitrogen, TVB-N)含量、硫代巴比妥酸(thiobarbituric acid, TBA)含量、巯基含量和色差值等为品质评价指标,探究5种冻结工艺条件对其品质的影响。结果显示,冻结工艺对蓝点马鲛的各理化指标均可产生显著影响(P<0.05)。液氮速冻的蓝点马鲛各指标值最好,冻结后的蓝点马鲛品质最优。-50 ℃冰箱冻结组和-30 ℃平板速冻组的蓝点马鲛品质稍差于液氮速冻,但明显好于-30 ℃冰箱冻结组和-18 ℃冷库冻结组。在保水性能和白度值方面,-50 ℃冰箱冻结和-30 ℃平板速冻无显著性差异(P>0.05);在脂肪氧化和巯基含量方面,-30 ℃平板速冻显著优于-50 ℃冰箱冻结(P<0.05),且与液氮速冻的各值无显著性差异(P>0.05)。上述结果表明,平板速冻和液氮速冻均能较好地保持蓝点马鲛的品质,可以选用作为实际生产方法。[中国渔业质量与标准,2019,9(2):09-15]

    3  2种乌贼雌激素相关受体基因的克隆与表达特性分析
    庞赞,张瑶,刘立芹,吕振明
    2019, 9(2):0-0.
    [摘要](354) [HTML](0) [PDF 4.34 M](568)
    摘要:

     雌激素是重要的类固醇类激素,在软体动物中,雌激素一般不能与雌激素受体识别并结合,但却能通过调控一类孤儿核受体——雌激素相关受体(estrogen-related receptor, ERR)的表达而发挥其生殖调控的部分功能,但有关ERR在软体动物中的确切生物学特性及功能还知之甚少。本研究首次从2种海洋头足类:曼氏无针乌贼(Sepiella japonica)和白斑乌贼(Sepia latimanus)中,克隆得到了ERR基因的全序列,并对其在乌贼不同组织及不同发育时期的表达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乌贼中仅克隆得到了1种ERR基因亚型(ERRγ),在曼氏无针乌贼和白斑乌贼中的全长分别为1 513 bp和1 547 bp,两者分别编码339和351个氨基酸残基,这些氨基酸可形成A/B、C、D和E 4个典型的核受体结构域。进化树分析表明,乌贼的ERR基因C结构域和E结构域较其他软体动物相对高度保守,曼氏无针乌贼和白斑乌贼ERR基因与同为头足类的双斑蛸(Octopus bimaculoides)的ERR同源性最高,分别达到95%和85%。2种乌贼ERR基因在不同组织中表达谱相仿,在不同组织中广泛表达,但在脑、肝、卵巢等生殖相关器官中表达量最高。2种乌贼卵巢中的ERR基因表达量都随性成熟时间的推进而逐渐上调,而在繁殖期后显著下调(P<0.05)。该结果表明乌贼的ERR基因可能在其生殖发育和性成熟过程中起着重要的调控作用。[中国渔业质量与标准,2019,9(2):16-23]

    4  底质条件对加州扁鸟蛤潜沙行为及呼吸代谢酶活性的影响
    李东霖,董莎莎,李东东,李文昊,闫喜武,聂鸿涛
    2019, 9(2):0-0.
    [摘要](365) [HTML](0) [PDF 899.46 K](625)
    摘要:

     以加州扁鸟蛤(Clinocardium californiense)为实验对象,研究了底质厚度和含沙量对其潜沙行为以及碱性磷酸酶(AKP)、琥珀酸脱氢酶(SDH)和乳酸脱氢酶(LDH)活性的影响。底质厚度设0、1.5、3.0、4.5和6.0 cm 5个梯度,含沙量设0、25%、50%、75%和100% 5个梯度,每个梯度设3个重复。在海水盐度30、温度17 ℃条件下,观察记录每组加州扁鸟蛤的存活率和潜沙率,测定内脏组织团中呼吸代谢酶的活性。结果发现:随着含沙量和底质厚度的增加,加州扁鸟蛤的存活率升高,潜沙率也与之呈正相关。AKP活性随含沙量升高逐渐降低,在含沙量为75%时酶活性达到最高;随着底质厚度的增加,酶活性先升高后降低,在厚度为3 cm时酶活性最高。SDH活性随着含沙量升高而升高并趋于稳定,在含沙量75%、100%时酶活性最高;底质厚度的增加与SDH活性的关系也呈先升后降趋势。LDH活性的变化规律则与AKP和SDH相反,即含沙量的增加会促使酶活性平稳下降,且在75%时至最低值;底质厚度的增加则促使酶活性逐渐升高并趋于稳定,且在6 cm时达到稳定。本研究可为加州扁鸟蛤野生种质资源的保护和人工育苗提供参考资料。[中国渔业质量与标准,2019,9(2):24-31]

    5  水产品中微囊藻毒素检测方法及污染状况研究进展
    黄会 ,刘慧慧 ,李佳蔚 ,杜静 ,韩典峰 ,张华威 ,张秀珍  
    2019, 9(2):0-0.
    [摘要](421) [HTML](0) [PDF 1.30 M](661)
    摘要:

     微囊藻毒素(MCs)是蓝藻水华中产生的一类具有环境持久性的生物毒素,可对水环境生态系统造成潜在危害,水体及水生生物中的MCs残留经食物链传递最终会对人体健康产生不良影响。文章采用文献综述法,对MCs的毒性及其在水产品中的检测分析方法与污染状况进行了总结分析,并对MCs的检测技术开发与应用进行了展望。结果发现:1)MCs对水生动物肝脏有明显的毒性作用,可通过改变免疫酶活性、降低淋巴细胞活力及免疫因子基因表达的方式影响水生生物免疫功能; 2)目前常见的MCs检测方法研究多针对游离态MCs,而结合态的MCs不易完全提取,因此,难以准确检测样品中MCs总量。开发高效、安全、环保和灵敏的MCs总量的检测分析方法,将是日后重要研究方向之一; 3)全球地下水、地表水甚至海洋环境等水体中均检测到了MCs,多种淡水产品(如鱼、虾和贝)中广泛检出MCs,部分地区海产品中也发现MCs的存在,且MCs残留量与季节、品种和环境等因素相关。上述结果说明,水体及水产品中MCs污染不容忽视,应加强水体及水产品中MCs的残留监测及风险评估。[中国渔业质量与标准,2019,9(2):32-43]

    6  贝类中持久性有机污染物残留与检测技术研究进展
    杜静 ,黄会 ,宫向红 ,张秀珍
    2019, 9(2):0-0.
    [摘要](429) [HTML](0) [PDF 1.78 M](657)
    摘要:

     近年来,贝类中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残留及其检测技术已引起广泛关注。文章针对POPs的种类与危害、贝类中POPs残留检测方法以及国内外表层海水、沉积物与贝类中POPs污染等研究状况进行了综述。截至目前,国际POPs公约共规制了29种POPs。低质量浓度POPs即可对生物的生殖、神经、内分泌等系统产生毒害作用,长期接触或短期大剂量接触,具有致畸、致癌和致突变效应。虽然滴滴涕、六六六等POPs已被禁用多年,但这类污染物仍时常被检出,且某些海域污染较严重,部分海域存在新的POPs引入,因此,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仍然需要对POPs污染进行监测,多POPs组分同时快速检测技术是未来的发展方向。此外,开展贝类中POPs的人类健康风险评估,对阐明和量化POPs对动物和人体健康的影响,开展水产品安全质量管理工作,进一步控制和治理海洋环境中的POPs污染,具有重要意义。[中国渔业质量与标准,2019,9(2):44-61]

    7  麻痹性贝类毒素GTX1&4和GTX2&3标准样品的制备技术
    郭萌萌,彭吉星,吴海燕,郑关超,姚琳,翟毓秀,谭志军
    2019, 9(2):0-0.
    [摘要](457) [HTML](0) [PDF 1.16 M](697)
    摘要:

     贝类毒素标准样品的制备是保障贝类质量安全的基础,本研究以有毒贻贝(Mytilus edulis)为原料,探究麻痹性贝类毒素标准样品的制备技术。以1%乙酸溶液提取贻贝中的麻痹性贝类毒素,采用羟丙基葡聚糖凝胶柱(Sephardex LH20)净化后收集目标馏分,再经高效液相色谱以TSK-GEL Hillic Amide-80色谱柱(4.6 mm×250.0 mm,5.0 μm)分离、纯化,根据麻痹性贝类毒素的保留时间收集色谱峰流出液,连续制备合并馏分,40 ℃减压蒸馏浓缩近干,用75%乙腈水(含0.25%甲酸)溶解,即制得毒素标准样品溶液。分别采用四极杆/离子阱复合质谱与标准物质的多级质谱信息进行匹配,以高分辨质谱获得的精确质量数进行定性确证,样品溶液所含的麻痹性贝类毒素为4种膝沟藻毒素,分别为膝沟藻毒素-1&-4 (Gonyautxins-1&-4, GTX1&4)和膝沟藻毒素-2&-3(Gonyautxins-2&-3, GTX2&3)。均匀性实验中,经F检验表明在95%的置信区间范围内样品均匀性良好。稳定性考察实验中,标准样品在4 ℃和-18 ℃两种环境条件下储存6个月稳定性较好。标准样品经8家实验室联合定值,并评定了定值结果的不确定度。本研究制得的麻痹性贝类毒素标准样品为GTX 1(3 663 μg/L)&GTX4(1 147 μg/L)和GTX 2(1 884 μg/L)&GTX3(797 μg/L)的混合溶液,溶剂为75%乙腈水(含0.25%甲酸),为国内贝类毒素标准样品研发提供了技术支撑。[中国渔业质量与标准,2019,9(2):62-70]

    当期目录


    年第卷第

    文章目录

    过刊浏览

    年份

    刊期

    浏览排行

    引用排行

    下载排行